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7年09月15日
陷入爱情民族篇:山歌好比春江水——2014年—2018年共五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历史文化微文汇总-马鸿斌

民族篇:山歌好比春江水——2014年—2018年共五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历史文化微文汇总-马鸿斌
狗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山歌好比春江水——2014年—2018年共五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历史文化微文汇总
马鸿斌
笔者按:2018年4月18日,是广西“壮族三月三”。
今特将《山歌好比春江水——2014年—2018年共五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历史文化微文汇总》重新编辑汇总后发表在公众号和QQ日志,便于作为史料查阅。
2014年4月2日广西“壮族三月三”
马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
马鸿斌
【马年马事微生活——“三月三”节日活动篇】
2014年4月2日上午,由广西区文化厅、广西区民委主办2014年广西首府南宁的“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及广西民族村(广西民族博物馆后面)隆重举行。






第一代刘三姐扮演者、广西马氏宗亲联谊会顾问马若云盛装打扮演唱《刘三姐》选段。


由我本人设计的荣获广西省级工艺美术金奖、省级旅游产品和“南宁礼物”奖项的《印象广西》系列民族工艺品也应邀在现场展销。
(马鸿斌2014年4月2日上午实拍于现场)
【马年马事微生活——壮族民俗“肚皮舞”篇】
2014年4月2日上午,由广西区文化厅、广西区民委主办2014年广西首府南宁的“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及广西民族村(广西民族博物馆后面)隆重举行。


活动表演了壮族民俗“肚皮舞”,这是具有壮族特色的舞蹈化神戒,男人头顶箩筐,在肚皮上画上人的五官,表情喜怒哀乐,嬉笑打闹,表达丰收之后的欢乐之情。 假如再加以艺术创作或加一些“当代性”元素,可形成人体艺术或“当代艺术”黑道邪途。
(马鸿斌2014年4月2日上午实拍于现场)
【马年马事微生活——“三月三”百家宴、狂欢节及文艺演出篇】
2014年4月2日晚上,由广西区文化厅、广西区民委主办2014年广西首府南宁的“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及广西民族村(广西民族博物馆后面)隆重举行。










晚上,举办“三月三”百家宴、狂欢节及精彩文艺演出。
(马鸿斌2014年4月2日晚上实拍于现场)
【马年马事微生活——广西民族村“三月三”篇】

据悉,广西民族村占地60亩于晓晞,已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文化投资公司负责运营,将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又一亮点。
请见: http://url.cn/MhQqGu
【马年马事微生活——浙江绍兴兰亭篇】
东晋时代的一个“三月三”时节,浙江绍兴兰亭诞生“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如今后人再现的曲水流觞只是旅游、娱乐和纪念之趣,等于再临摹一幅古代字画一样,已毫无历史价值和意义。
当代是否还能再出现一次兰亭雅集?再出现一个王羲之?再出现一部《兰亭序》?值得思索和期待……
(马鸿斌)
请见: http://url.cn/Q05xna
2015年4月21日广西“壮族三月三”
猴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
马鸿斌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十七,终结篇):“印象广西”品牌系列珍藏品】
今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特别再推出“印象广西”品牌系列珍藏品——《印象广西》银制纪念章(直径12厘米和5厘米)、《印象广西》壮锦、《印象广西》丝绸珍藏册、《印象广西》铜制摆件、《印象广西》桂林山水邮票(水晶)镇纸、《印象广西》书签、《印象广西》钥匙扣等。






曾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广西工艺美术协会和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的《天工开神物 八桂孕华章——2009年广西工艺美术精品大展》最高奖——“金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首届广西刘三姐民间文艺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主办“广西旅游商品大赛”以及南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原南宁市旅游局)主办“南宁礼物”等多个大赛奖项。
被普密蓬·阿杜德国王陛下、东盟多个机构、中国国家级和多个省级博物馆等及有关机构和人士收藏。
《印象广西》——融合广西历史文化基因、精髓和元素,穿越时空与古老文明对话!《印象广西》图案正面融合广西的山水文化及旅游文化、象文化、壮锦文化、绣球文化、歌圩(山歌、民歌)文化及刘三姐文化、合浦珍珠——南珠文化及海洋文化、中国—东盟(10+1)、“八桂广西”和壮文的文化基因、精髓和元素。《印象广西》图案背面是广西铜鼓的鼓面。融合了广西的铜鼓文化、石器文化、奇石(赏石)文化及顶蛳山文化、稻作(那)文化、大石铲文化、陶器文化、龙母文化、布洛陀文化及鸟神图腾和崇拜文化和岩画文化的文化基因、精髓和元素。
《印象广西》正全力打造成为“最具广西历史文化内涵的珍藏品和纪念品”和“广西最具投资价值纪念品品牌”的目标。
“印象广西”品牌总策划、设计、书法题字由我担任。
[终结篇。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1日,图片为“印象广西”品牌系列珍藏品,版权(著作权)所有。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十六):“歌仙刘三姐”——《山歌好比春江水》】
今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刘三姐,是广西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传说记载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她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刘三姐”的美誉。广西、广东等地都有刘三姐的传说、记载和故事豪俊影视。
每年广西“壮族三月三”还作为节日来纪念她。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广西宜州市作为刘三姐故乡被关注之外,记载并留下有关刘三姐的历史文化遗痕的还有广西柳州、桂林、贵港等地。


除了电影《刘三姐》(第一代电影“刘三姐”扮演者为黄婉秋)广为海内外熟知外,歌舞剧《刘三姐》(第一代歌舞剧“刘三姐”扮演者为马若云)的主题曲《山歌好比春江水》也是人人会唱的山歌: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1日,
图1、2为第一代电影“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
图3、4为第一代歌舞剧“刘三姐”扮演者马若云、
图5为我今天创作书法《山歌好比春江水》。
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十五):“印象广西”系列(10)——1800-1420年前的南宁邕江铜鼓(残片)】
今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特别按时间顺序推出《“印象广西”系列(10)——1800-1420年前的南宁邕江铜鼓(残片)》。


据南宁考古研究资料,南宁目前已知的铜鼓的时代为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至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
铜鼓的足迹遍及中国云、贵、桂、粤、琼、川、渝、湘8个省(市、自治区)及东南亚许多国家,覆盖了一大片民族成分相当复杂的土地。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铜鼓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铜鼓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注意搜集和研究铜鼓了。铜鼓从公元前7世纪左右产生,一直流传至今,上下贯穿2600多年。
铜鼓是广西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广西铜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到了东汉(公元25年-220年)已很常见,据《后汉书·马援列传》载马援征交趾时所获“骆越铜鼓”据说就来自广西境内。自此以后,广西铜鼓见于载籍者,史不绝书。
广西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历史上铸造、使用铜鼓最集中的地区,至今尚有壮、瑶、苗、彝等民族还在使用铜鼓,在民间流传、使用的铜鼓约有1500多面。
如今,在广西各地和南宁很多建筑物或博物馆内或公共场所都见到铜鼓或以铜鼓为灵感创作的元素,铜鼓更成为广西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1日,图片为南宁邕江铜鼓(残片)为本人珍藏。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十四):“印象广西”系列(9)——2200年前的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南宁邕江流域“方格纹三足陶釜”】
今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特别按时间顺序推出“印象广西”系列(7)——2200年前的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南宁邕江流域“方格纹三足陶釜”。

据考古研究资料,“方格纹三足陶釜”出现在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用途:陶釜在汉代时用做炊具。
实际上,早在近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邕江就哺育着南宁古人类的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在南宁盆地上从事生产活动。从这些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先民们制造的石斧、石锛、石杵、石刀、石矛、石网坠、石磨等磨制石器、蚌器、骨器和红色夹砂陶片。
中国最早的青铜器物是甘肃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小刀,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即距今约5000年,到直至夏、商、周(公元前2224年—公元前256年)为鼎盛。中国最早的铁器为公元前621年(距今2636年)的秦穆公墓中出土有铁铲,到了西汉时期铁器已经较普遍使用。
人类在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的300多万年一直在使用打制石器工具,而人类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距今约4000年)的大约6000年的时间里也一直使用磨制石器工具。
这件方格纹三足陶釜说明了广西南宁的先人从新石器时代的(泥)陶器开始经历了漫长的8000年之后到了西汉时期还在一直使用陶器。
有感于人类在那个石器时代阶段的技术发展是如此缓慢,漫长历史的沧桑巨变仿佛就在一瞬间……。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1日,图片为南宁邕江流域“方格纹三足陶釜”为本人珍藏。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十三):“印象广西”系列(8)——5000-4750年前的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邕江流域“水云纹玉铲”】
今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特别按时间顺序推出“印象广西”系列(7)——5000-4750年前的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邕江流域“水云纹玉铲”mc豹儿。

尺寸:24.7×17.8×1.3㎝;
器型:对称平双肩束腰玉铲;
质地:硅玉质,坚硬细密;
色泽:正面为淡翠色;背面为浅青色;
年代:新石器时代(5000-4750年前);
其用途:远古祭祀活动用的神器。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广西出现大(玉)石铲文化。大(玉)石铲的用途主要有:一是实用的劳动工具(如起土和破土工具),一般为砂岩、石灰岩质地;二是祭祀用品,多为板岩、玉石和页岩。
据广西考古文献考证,大石铲的年代大约为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还有观点认为石铲的年代是距今约4750年,一直持续到商周时代(距今约3000多年)及西汉晚期(距今约2000多年)。
广西大(玉)石铲文化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展现了广西远古农业文明的曙光。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1日,图片为南宁市隆安县邕江流域“水云纹玉铲”为本人珍藏(极品)。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十二):布洛陀——壮族神话人物、创世神、人文始祖、“智慧祖神”及《壮族麽经布洛陀》】
今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布洛陀——壮族神话人物、创世神、人文始祖、“智慧祖神”。也被尊为珠江流域的人文始祖。
“布洛陀”为壮语的译音,“布洛陀”即“智慧祖神”。“布洛”汉语中的“鸟人”,“布洛陀”亦即“来到此地的鸟神”也。
布洛陀神话反映了布洛陀是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时代,他是壮族先民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行政、军事首领和宗教领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姆六甲也是壮族神话里一位造天地、造人类和万物的女神。布洛陀、姆六甲都是壮族的创世神,始祖神和宗教神。

“去问布洛陀 去问姆六甲
布洛陀就讲 姆六甲就说”
——摘自《壮族麽经布洛陀》
《壮族麽经布洛陀》是流传于壮族地区的麽经布洛陀的多部手抄本,是壮族经典古籍中最全面系统、规模最大及壮族远古时代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和创世史诗。特别叙述了布洛陀教人们到山上找野生稻种,“要山上的石头来犁地”、制作木耙来耕作等,反映了原始时代人类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创造了稻作农业以及人类使用石犁、大石铲等的重大发明创造等。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创世神话、伦理道德、宗教禁忌;包括布洛陀创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皇帝、造文字历书和造伦理道德等六个方面,反映了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情况以及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历史。
从《壮族麽经布洛陀》的内容分析,它可能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10至20万、30万年)—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5500年)]向父系氏族社会(距今约5500年-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转变的时代,带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一直延传至今。据推定,布洛陀、姆六甲存在的年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
广西百色市田阳县敢壮山是壮民族文化发祥地和壮族始祖布洛陀的故乡,也是壮族人民向往的精神家园。布洛陀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1日,图片为我今天创作书法。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十一):“印象广西”系列(7)——8000-7000年前的邕江古动物刻纹符化石】
今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特别按时间顺序推出“印象广西”系列(6)——8000-7000年前的邕江古动物刻纹符化石。

参考有关考古文献,推定为距今约8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广西南宁邕江两岸的古人在邕江边劳作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古动物的化石,用来刻上纹符,用于纪事,记录当时有关的古人活动。该刻纹符化石上有七处地方有刻纹符,其中最明显的两处呈“植物”和“人面鱼身”等的形态。
从刻纹符的形状以及有意识的弧线创作规律的特征看,绝不是动物啃咬留下的齿痕。成为邕江古动物刻纹符化石(尺寸为18×14×16厘米),可能是广西最早原始化石刻艺术品和中国古文字滥觞的重要物证之一。
这件古动物刻纹符化石被邕江古人使用和保存了一段时间后,后被大水冲入邕江,几千年后被后人捞起并流入民间收藏。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1日,图片为邕江古动物刻纹符化石为本人珍藏。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十):“印象广西”系列(6)——8000年前的广西南宁邕江无孔骨器(骨锥)】
今天(2015年4月21日),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特别按时间顺序推出“印象广西”系列(6)——8000年前的广西南宁邕江无孔骨器(骨锥)。



无孔骨器(骨锥),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一直到青铜器时代都有发现,直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淘汰。
但考古学者认为广西河旁台地贝丘遗址的年代约为9000年—6000年前。无孔骨器(骨锥)加工难度较有孔骨器(骨锥)的容易。因此,无孔骨器(骨针)的年代应比骨器(骨锥)还要早。
年代:参考南宁顶蛳山遗址第二期出土无孔骨器(骨锥),年代约为8000年前。
用途:人类最早期的缝纫工具,用于原始兽皮衣服的缝纫制作。
材料:推定为用大象骨骼或其他动物骨骼化石。
制作工艺:磨制。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1日,图片为无孔骨器(骨锥)为本人珍藏。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九):“印象广西”系列(5)——9000-7500年前的广西南宁邕江穿孔器】
今天(2015年4月21日),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特别按时间顺序推出“印象广西”系列(5)——9000-7500年前的广西南宁邕江穿孔器。



广西邕江流域“顶蛳山文化”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柳州白莲洞遗址、桂林甄皮岩遗址等地都有发现。穿孔石器在广西、广东其他地区以及加拿大等地都有发现。穿孔石器的年代,最早出现在距今9000—7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广西邕江流域发现大量的穿孔器表明,距今1万年前后的广西邕江流域,古人处于狩猎和采集经济阶段,穿孔器成为广西邕江流域古人类的采集和点播工具,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使用时增加了稳度、力度、硬度和准确度,原始农业已经萌芽。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1日,图片为穿孔器为本人珍藏。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八):”三月三”来自壮乡南宁的香蕉】
明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今天(2015年4月20日)晚上散步,顺便买香蕉,每斤3元。问老板产地猫咪书屋,答曰南宁市周边,他也不知道是哪个具体的区或县?
尽管我知道的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就有“中国香蕉之乡”的美誉,但还没搞明白本地香蕉和外地或外国的香蕉的具体区别在哪?质量和口感如何区别?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0日并实拍)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七):“印象广西”系列(4)——9235年-7450年前的广西南宁邕江有肩玉器】
明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特别按时间顺序推出“印象广西”系列(4)——9235年-7450年前的广西南宁邕江有肩玉器。

早在近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广西南宁邕江就哺育着南宁古人类的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在南宁盆地上从事生产活动。从这些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先民们制造的石斧、石锛、石杵、石刀、石矛、石网坠、石磨等磨制石器、蚌器、骨器和红色夹砂陶片。考古发掘表明了早在一万多年前邕江就哺育着南宁古人类的繁衍生息,
广西及南宁有肩(玉)石器的年代:新石器时代(距今7450—9235年)一直到商周都有发现。
有肩(玉)石器分为单肩(玉)石器和双肩(玉)石器。单肩(玉)石器:
分为溜肩(玉)石器、平肩(玉)石器。双肩(玉)石器:分为微肩、溜肩、斜肩、歪柄、长柄、不对称肩、双重肩、扇形、平肩、窄肩等石器。
有肩(玉)石器包括:
有肩(玉)石斧、有肩(玉)石锛、有肩有段(玉)石锛、有肩(玉)石铲、有肩(玉)石凿等。其共同特征是器身上有肩,其作用是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由手握发展到在石器上装木柄。也有的石器并非劳动工具,而是礼器。
斧和锛的区别在于:斧为双面刃;而锛一面为平面,另一面收刃,为单面刃。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0日,图片为有肩玉器为本人珍藏。欢迎图文转载神皇弃少,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六):“印象广西”系列(3)———10000-6000年前的南宁顶蛳山螺蛳】
明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特别按时间顺序推出“印象广西”系列(3)——10000-6000年前的南宁顶蛳山螺蛳。

被中国考古界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新新行政村九碗坡自然村的顶蛳山贝丘遗址史前文化,是邕江边最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顶蛳山遗址包括前后承继的四个发展阶段,代表了岭南地区距今10000~6000年的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其中河边阶地类的新旧石器过渡时期文化遗存,距今1万年左右的陶器,距今8000~7000年的100多座墓葬,罕见的肢解葬式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等,填补了中国史前文化的空白。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0日,图片为螺蛳为本人珍藏。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五):“印象广西”系列(2)——10000-6000年前的南宁邕江研磨石器:广西“那文化”的产物】
明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特别按时间顺序推出“印象广西”系列(2)——10000-6000年前的南宁邕江研磨石器:广西“那文化”的产物。

“那”(壮语:na),意为“田”和“峒”,泛指田地或土地。那文化,即土地文化。在珠江水系流域地带,都分布着冠“那”的地名,其中又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最为密集。
壮族先民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是我国最早创造的稻作文化之一,所以壮族是稻作民族。据“那”而作,依“那”而居王有晴,据此孕育的文化称之为“那文化”。
远在新石器时代,广西南宁隆安的壮族先民就遗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那”文化习俗和各式各样的文化遗产无赖群芳谱。
广西及壮族地区是中国最早创造栽培稻起源地之一,最早出现的时间在距今约近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南宁邕江流域的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的距金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中发现研磨石器,这是为加工稻谷脱粒和脱壳的劳动工具,广西壮族先民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所以壮族是稻作民族。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0日,图片为研磨石器为本人珍藏。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出处为本人(马鸿斌)微信,谢谢!)
【羊年马视微天下——民族篇:广西“壮族三月三”(之四):“印象广西”系列(1)——73万至80万年前的广西百色旧石器】
明天(2015年4月21日),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特别按时间顺序推出“印象广西”系列(1)——73万至80万年前的广西百色旧石器。

广西南宁邕江流域以及邕江上游的左江、右江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与民族文化源流。邕江上游之一——右江流域的广西百色发现距今大约73万至80万年前的旧石器,被评为“2000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之一,推翻了“东亚人类远远落后于西方”的说法,使人们重新认识人类进化的历史。
1996年11月,中国科学家发表用“裂变径迹法”对百色旧石器遗址与石器同层位的玻璃陨石进行测定,年代定为距今73.2万年。
200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地质年代中心的地质年代学家阿伦·丹尼,采集到在百色盆地里与石制品共存的玻璃陨石,并用“氩—氩法”测出这些玻璃陨石的年代,从而证明了这些石器的制造年代大约在80.3万年前。并于2000年3月,具有世界权威的美国《科学》杂志(第287卷1622期)发表了侯亚梅、王頠、谢光茂、黄慰文等9人研究论文《中国南方百色盆地中更新世类阿舍利石器技术》。
这一新的研究成果决定性地驳斥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假设:东亚的直立人比非洲直立人缺少智慧和适应能力。这证实了东方的早期人类和西方的早期人类在体能和文化上并无本质的差别。
(马鸿斌撰于2015年4月20日,图片器物题名《马氏芒果石器》(广西百色旧石器)为本人珍藏。欢迎图文转载,请注明图文转载出处为本人微信,谢谢!)
(作者声明:文字、书法、绘画和摄影作品著作权所有,抄袭、假冒和侵权必追究法律责任。)
2016年4月9日广西“壮族三月三”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从远古”花山壁画”广西原始抽象艺术说到米芾《宝晋斋研山考》、再从《隆安故土,壮美那乡》说到“歌仙刘三姐”及其《山歌好比春江水》
马鸿斌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微文汇总终结篇)】
2016年4月9日是广西“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远古”花山壁画”广西原始抽象艺术说到米芾《宝晋斋研山考》、再从《隆安故土,壮美那乡》说到“歌仙刘三姐”及其《山歌好比春江水》。
(马鸿斌撰并书法、收藏)
为“印象广西三月三篇”微文汇总终结篇。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之十,终结篇):歌舞剧《刘三姐》主题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016年4月9日是广西“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三姐,是广西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传说记载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她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刘三姐”的美誉。
每年广西“壮族三月三”还作为节日,也用以纪念刘三姐。
据资料:
1959年7月,柳州市《刘三姐》创作组创作了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该剧“曲二”的曲谱就是《山歌好比春江水》曲谱的前身。其中一次所配的歌词是:“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似红河水,哪怕滩险湾又多”,这正是《山歌好比春江水》歌词的前身。
1960年4月,广西举办《刘三姐》大会演期间,广西文化局组织有关专家以彩调剧《刘三姐》为基础,博采众长,改编成歌舞剧(亦称民间歌舞剧)《刘三姐》。歌舞剧《刘三姐》对彩调剧《刘三姐》“曲二”的曲谱以及上述歌词进行了改编,主要是将原歌词“山歌好似红河水”改为“山歌好比春江水”,以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固定下来,至今几十年保持不变。

今天(2016年4月11日),我以歌舞剧《刘三姐》主题曲《山歌好比春江水》也是人人会唱的山歌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以纪念: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金鸡塔 。”
(马鸿斌撰并书法)
图片:2016年4月11日我创作的书法《山歌好比春江水》。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之九):第一代“刘三姐”】
2016年4月9日是广西“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壮族三月三”,统称为“三月三”歌圩,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刘三姐,是广西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传说记载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她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刘三姐”的美誉。广西、广东等地都有刘三姐的传说、记载和故事。
每年广西“壮族三月三”还作为节日,也用以纪念刘三姐。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广西宜州市作为刘三姐故乡被关注之外,记载并留下有关刘三姐的历史文化遗痕的还有广西柳州、桂林、贵港等地。
据报道,1960年春夏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为故事片,拍摄了闻名中外的电影《刘三姐》,1961年摄制完成并在全国各地公映。
电影《刘三姐》的三个“刘三姐”分别是“表演的刘三姐”——黄婉秋、“道白的刘三姐”——张桂兰、“唱歌的刘三姐”——傅锦华,三位“刘三姐”共同塑造了银幕上“刘三姐”艺术形象。
而歌舞剧《刘三姐》于1960年10月赴京献演,名震京城,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剧《刘三姐》赴京演出团,先后四次进出“怀仁堂”为毛主席及中央首长演出。
第一代“刘三姐”傅锦华(已故)、马若云、李长榕、黄孟秋、熊秀芬和邓梦群等6位“刘三姐”中,共有4位“刘三姐”进京,即傅锦华、马若云、熊秀芬、邓梦琴,参加演出的只有两位,即傅锦华和马若云。
随后《刘三姐》还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全国巡演,把广西山歌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几位及几代“刘三姐”扮演者被称为“机智傅锦华、妩媚马若云、清丽黄婉秋、温婉李长榕、传神王予嘉”。
(马鸿斌撰,图片为资料图片)

图1:第一代民间歌舞剧(桂剧)刘三姐扮演者、电影《刘三姐》演唱者傅锦华


图2:第一代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


图3:第一代歌舞剧刘三姐扮演者马若云。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之八):穆穆曾侯——湖北郭家庙擂鼓墩出土文物特展】
2016年4月9日是“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志:2016年4月10日,在广西民族文物苑、广西博物馆参观:
(续上一篇微文)
6、穆穆曾侯——湖北郭家庙擂鼓墩出土文物特展。
在此次展出的文物中,郭家庙曾国墓地的出土文物占多数。曾国墓地的年代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距今2000多年。









看点很多,感叹最深的是金文(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如没注释,绝大多数人基本看不懂绝大多数的金文(铭文)。历史经历了2000多年,基本看不懂。
我看过一文介绍,大概意思是有外国研究者编写一套了解我们这个时代语言文字的发音方法,这是担心再过几千几万年以后,人类的后代已经看不懂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字。
历史就是这样,以后及以后的时代人类将会怎样,谁有能预料呢?
(马鸿斌撰并实拍)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之七):广西博物馆常设陈列展——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隆安故土,壮美那乡】
2016年4月9日是“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志:2016年4月10日,在广西民族文物苑、广西博物馆参观:
(续上一篇微文)
5、参观广西博物馆常设陈列展——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图1、图2)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广西出现大石(玉)铲文化(有实用和祭祀用石器、玉器两类)——是指广西南部(桂南)地区,特别是邕江流域(包括邕江及其上游左江、右江)石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其出土发掘主要集中在邕江流域及其上游左江、右江沿江的广西隆安、扶绥、南宁、武鸣、邕宁、崇左等市县。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可将桂南大石铲主要分为三类:一型为直腰形;二型为束腰形;三型为短袖形。根据制作大石铲的不同形状又可以将上述这三种类型细分为不同的样式。
大石铲的用途主要有:一是实用的劳动工具(如起土和破土工具),一般为砂岩、石灰岩质地;二是祭祀用品,多为板岩、玉石和页岩。
根据考证,大石铲的年代大约为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一直持续到西汉晚期(距今约2000多年)。也有观点认为石铲的年代是距今约4750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商周时代(距今约3000多年)。

1、想起今天春节大年初五(2016年2月12日),我母亲的黄家四姐妹团聚并回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华岳村展开祭祖之旅,我将这次团聚主题定为“隆安故土,壮美‘那’乡”,并写成书法(图3)。
书法的灵感来自以广西南宁的隆安县为中心的古骆越水流域稻作文化——“那”文化(稻作文化、土地文化)是中国发源最早、规模最大、生产工具最先进的稻作文化中心区之一。
2、我也于早年收藏有一件珍贵的广西邕江流域南宁市隆安县邕江流域发现的《水云纹玉铲》

器名:《水云纹玉铲》
尺寸:24.7×17.8×1.3㎝;
器型:对称平双肩束腰玉铲;
质地:硅玉质,坚硬细密;
色泽:正面为淡翠色;背面为浅青色;
年代:新石器时代;
用途:远古祭祀活动用的神器。
(马鸿斌撰并实拍,书法和收藏)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之六)+赏石篇:广西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展——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赏石家翁方纲的米芾《宝晋斋研山考》(原作楷书册页)】
2016年4月9日是“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志:2016年4月10日,在广西民族文物苑、广西博物馆参观:
(续上一篇微文)
4、另还参观广西博物馆常设陈列展——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馆藏瓷器展、馆藏明清书画展。








在参观馆藏明清书画展时,我非常惊讶发现展出一册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赏石家翁方纲的米芾《宝晋斋研山考》(原作楷书册页)(原作楷书册页(图1、图2、图3),他考证的结论:“朱竹垞(马鸿斌注:朱竹垞,即清代词人、学者朱彝尊的别号。因家有竹垞,故称)集中之米家研山非米老易甘露寺基之研山也。”
翁方纲在该考中进一步的论述朱彝尊著集中的“米芾研山”仅为“6个峰”而非“36峰”。
翁方纲与明代著名赏石家林有麟著《素园石谱》(卷一 《海岳庵研山》论述一致的地方都是“海岳庵研山”具有“36峰”,但翁方纲不同的观点是:“海岳庵研山”具有“36峰”基础上,再加前后的各个“峰”合计前后共有“55峰”,并且该“海岳庵研山”还“刻其下述所由来甚详”。
记得我近年来曾参观过《馆藏明清书画展》两三次都没注意),喜出望外,这是因为:

(1)中国宋代集赏石、书法和绘画三大艺术的杰出艺术家——米芾也51岁至52岁的时候创作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集赏石、书法和绘画三大艺术于一体的《研山铭》(2002年12月6日以2999万元拍得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因《研山铭》真伪问题曾引起质疑争议不断)。(图4)


(2)除了上一微文说的,我是“三姐粉”之外,我还曾是“米芾研山粉”。
从2006年开始至今曾一直研究米芾《研山铭》并撰写了学术论文《从中国赏石文化史考证米芾〈研山铭〉及〈研山图〉》(原文2万多字,曾收录于2008年6月出版《襄阳米芾与赏石文化——米芾在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的地位研讨会论文集》),该文至今还不断有新发现后对考证结果不断更新,补充修正研究成果后全文共计约3万字。(图5)
(3)2009年6月21日,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对米芾《研山铭》有深入研究的单国强先生应邀到南宁出席一场收藏活动时,我简要向他汇报我对米芾《研山铭》的考证情况,并向他赠送《襄阳米芾与赏石文化——米芾在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的地位研讨会论文集》。(图6)
因此,我的考证也据此得到结论:
米芾题咏《研山铭》的特征的诗句是题咏“36个峰”的“海岳庵研山” 而非“6个峰”的“宝晋斋研山”。也就是说,这就是米芾《研山铭》真伪之质疑之处。
翁方纲的米芾《宝晋斋研山考》册页约有4、5页之多,现展出仅翻开一页,若有可能拍摄其他几页全部内容作为研究资料就完美了,我有感而发并留言簿上忍不住留言写了一段“感言”。(图7)
(未完待续)
[马鸿斌撰并实拍。图8:2007年(丁亥年)书法《摘录林有麟著〈素园石谱〉》]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之五):“三姐粉”的刘三姐文化收藏展】
2016年4月9日是“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每年,广西12个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
日志:今天2016年4月10日,在广西民族文物苑、广西博物馆参观:
(续上一篇微文)
3、美丽南方?经典魅力——刘三姐文化收藏展;











我也是一位“三姐粉”,也在研究刘三姐文化很多年了,已略有成果。而今天面对这位痴迷“三姐粉”,他19年收集刘三姐文化1000多件文献资料物品,我非常佩服和感叹。他下午没在,未能谋面。只能有感而发并留言簿上忍不住留言写了一段“三姐粉观感”。
(未完待续)
(马鸿斌撰并实拍)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之四):广西文物苑及广西民族服饰与风情摄影图片展、广西传统工艺展示馆】
2016年4月9日是“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每年,广西12个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
日志:今天2016年4月10日,在广西民族文物苑、广西博物馆参观:

















1、广西文物苑及广西民族服饰与风情摄影图片展;
2、广西传统工艺展示馆;
(未完待续)
(马鸿斌撰并实拍)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之三):2000多年前的远古”花山壁画”——广西原始抽象艺术】
2016年4月9日是“壮族三月三”。
转载自本文:
“历经2000多年的岩画依然清晰可见实在是太神奇了。”
南京龙虎网记者朱晶晶第一次看到花山岩画不禁发出感叹。8日,“e眼看崇左 助力两文章——网络媒体壮乡三月三南疆行”采访团来到崇左市左江探访神秘的花山岩画。江上沿岸峭壁上巨大的赭红色岩画记录了距今约2000多年前的祭祀场景,与山崖、河流和台地共同构成了神秘而震撼的文化景观。”
(马鸿斌转载并微评)
微评:早在2000多年之前,广西的先民就已经创造奇迹,成为中国原始抽象艺术的鼻祖之一。
直到100年前,现代抽象艺术才在西方出现。
20世纪80年代,广西南宁艺术家周氏兄弟从此花山壁画获得灵感创作抽象艺术,他们是广西当代抽象艺术的开创者。
从此,他们走出南宁,走出广西,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著名的当代抽象艺术家。
如何重振广西抽象艺术雄风?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
(详细见我的拙著2011年9月出版《抽象世界,赏石中国——马鸿斌抽象艺术文集》P70《广西原始抽象艺术和当代抽象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一文)
全文请见:
《魅力大了去了!全国知名网媒来广西“围观”远古先民文明图腾》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之二):民歌湖+现代酒吧街】
2016年4月9日是“壮族三月三”。
晚上,在民歌湖(即原来的南宁民歌广场原址,曾在此举办过几次“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后南宁市为打造“中国水城”,2011年将此挖成一个人工湖)散步。








很久没走这湖了,本来这里是南宁就这里是最能打造现代酒吧街也是时尚流行元素的景区,但大约数了数,至少有十几家(差不多一半的店铺)正在装修中……
一直以来,至少是这几年来,都是这样数家十数家都在这样前赴后继地换老板、转让和装修中……
地点是离中国东盟博览会最近的,街区定位一直没做好……
(马鸿斌撰并实拍)
【猴年马视微天下——“印象广西三月三”篇(之一):武鸣三月三】
2016年4月9日是“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每年,广西12个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
转载自本文:
“2016年的“三月三”歌圩活动将以“跳出武鸣看武鸣”的形式,展现壮乡武鸣的开放包容、仁厚友善、和谐相亲的民族情怀。开幕式将包括舞蹈《岳鼓礼乐》、原生态歌曲联唱《恋爱三月三》、礼仪舞蹈《同心舞》、歌曲《武鸣老乡》、壮族民间竞技舞蹈板鞋抢亲、歌曲《山海向歌》等表演。”
(马鸿斌转载)全文请见:
《三月三,壮族姑娘在歌圩里等你哦!》
(作者声明:文字、书法、绘画和摄影作品著作权所有,抄袭、假冒和侵权必追究法律责任。)
2017年3月30日农历三月三日
【鸡年马视微天下——历史篇+三月三篇(之四):王羲之——中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尊为“书圣”、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及书法者、《兰亭序》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中国三大行书书法帖、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今天是2017年3月30日,农历三月三日。1664年前的今天(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中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尊为“书圣”、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及书法者、《兰亭序》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中国三大行书书法帖、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的王羲之(303—361,终年58岁)和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东晋玄言诗人、书法家孙绰(314—371)、谢万、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等41位军政官员、书法家、名流高士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浙江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修褉(风雅集会,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会上汇诗共37首成集,众人公推此次雅集的召集人王羲之在“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文,即著名的《兰亭序》(也称《兰亭集序》)。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王羲之《兰亭序》帖为28行,324字,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
传说唐太宗在世时把王羲之《兰亭序》原作“置于座侧,朝夕观览”,死后把它带进昭陵做陪葬。之前的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曾让人临摹十本以赐近臣,所有临摹本中以冯承素的《兰亭序》临摹本(即神龙本《兰亭序》)最接近王羲之的原作。现在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冯承素《兰亭序》临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自成一家,影响深远。王羲之书法影响诸如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等历代著名书法家,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后人评价王羲之:“天质自然,丰神盖代”、“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等。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也称《兰亭集序》)、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马鸿斌撰并素描于2017年3月30日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纪念日)
全文请见:
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4FmjeJFWIawHZY-EOTC7Qg
王羲之——中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尊为“书圣”、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及书法者
QQ空间:
https://h5.qzone.qq.com/ugc/share/6AD76406305C6966C669B02571604537?uw=815907750&subtype=0&sid=&isappinstalled=1&from=singlemessage&blog_photo=0&appid=2&ciphertext=6AD76406305C6966C669B02571604537&_wv=1)
【鸡年马视微天下——历史篇+三月三篇(之三):黄帝——中华民族始祖、中国远古时代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和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五帝之首”】

今天是2017年3月30日,农历三月初三。相传4734年前的今天(公元前2717年农历三月初三),中华民族始祖、中国远古时代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和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和“华夏始祖”、“五帝之首”黄帝(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称之为“帝鸿氏”,公元前2717年农历三月初三—公元前2599年,终年118岁)出生。
黄帝和炎帝时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而他们都视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
中国古代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谚语传说。
据传,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黄帝。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
五帝有两个含义:
1、第一种含义是人物合称,指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主要有三种说法:
(1)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2)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
(3)指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2、第二种含义是指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五位天帝。即五方上帝,分别是中央上帝黄帝、东方上帝青帝(伏羲)、南方上帝赤帝(炎帝)、西方上帝白帝(少昊)、北方上帝黑帝(世称玄帝,即颛顼)。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他的伟绩载入史册,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马鸿斌编撰)
全文请见:
1、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d1EVajHSPHmX8uQxZbd6lA
黄帝——中华民族始祖、中国远古时代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和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五帝之首”
2、QQ空间:
https://h5.qzone.qq.com/ugc/share/48209DEEF9B71418DFFA98E3622E395C?uw=815907750&subtype=0&sid=&isappinstalled=1&from=singlemessage&blog_photo=0&appid=2&ciphertext=48209DEEF9B71418DFFA98E3622E395C&_wv=1)
【鸡年马视微天下——历史篇+三月三篇(之二):2006年8月诞生至今11年历史的“印象广西”品牌系列民族工艺品】
今天是2017年3月30日,是广西“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印象广西”品牌系列民族工艺品曾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广西工艺美术协会和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的《天工开神物 八桂孕华章——2009年广西工艺美术精品大展》最高奖——“金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首届广西刘三姐民间文艺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主办“广西旅游商品大赛”以及南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原南宁市旅游局)主办“南宁礼物”等多个大赛奖项。
被普密蓬·阿杜德国王陛下、东盟多个机构、中国国家级和多个省级博物馆等及有关机构和人士收藏。
《印象广西》——融合广西历史文化基因、精髓和元素,穿越时空与古老文明对话!《印象广西》图案正面融合广西的山水文化及旅游文化、象文化、壮锦文化、绣球文化、歌圩(山歌、民歌)文化及刘三姐文化、合浦珍珠——南珠文化及海洋文化、中国—东盟(10+1)、“八桂广西”和壮文的文化基因、精髓和元素。
《印象广西》图案背面是广西铜鼓的鼓面。融合了广西的铜鼓文化、石器文化、奇石(赏石)文化及顶蛳山文化、稻作(那)文化、大石铲文化、陶器文化、龙母文化、布洛陀文化及鸟神图腾和崇拜文化和岩画文化的文化基因、精髓和元素。
《印象广西》正全力打造成为“最具广西历史文化内涵的珍藏品和纪念品”和“广西最具投资价值纪念品品牌”的目标。
(马鸿斌撰)
看点:
“印象广西”品牌自2006年8月诞生至今已经有11年历史,可授权使用并开发新的载体,有兴趣合作的艺术品企业可私信。
【鸡年马视微天下——历史篇+三月三篇(之一):歌舞剧《刘三姐》主题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今天是2017年3月30日,是广西“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三姐,是广西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传说记载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她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刘三姐”的美誉。
每年广西“壮族三月三”还作为节日,也用以纪念刘三姐。
宋人著《太平寰宇记》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说明当时的歌圩很兴盛。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
据资料:
1959年7月,柳州市《刘三姐》创作组创作了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该剧“曲二”的曲谱就是《山歌好比春江水》曲谱的前身。其中一次所配的歌词是: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似红河水,哪怕滩险湾又多”,这正是《山歌好比春江水》歌词的前身。
1960年4月,广西举办《刘三姐》大会演期间,广西文化局组织有关专家以彩调剧《刘三姐》为基础,博采众长,改编成歌舞剧(亦称民间歌舞剧)《刘三姐》。
歌舞剧《刘三姐》对彩调剧《刘三姐》“曲二”的曲谱以及上述歌词进行了改编,主要是将原歌词“山歌好似红河水”改为“山歌好比春江水”,以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固定下来,至今几十年保持不变。

今天,我谨此以去年的2016年4月“壮族三月三”期间以歌舞剧《刘三姐》主题曲《山歌好比春江水》也是人人会唱的山歌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以纪念: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
(马鸿斌撰并书法创作于丙申年2016年4月“壮族三月三”)
(作者声明:书法、绘画和摄影作品著作权所有,抄袭、假冒和侵权必追究法律责任。)
2018年4月18日,是广西“壮族三月三”
【狗年马视微天下——生活篇+随想篇+三月三篇(之二,终结篇):从“美猪”说到“美债”——也谈“中美贸易战”】
日志:今天是2018年4月18日,是广西“壮族三月三”。
据新闻报道,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所谓针对中国所谓“经济侵略行为”的“总统备忘录”,陷入爱情被认为是“美中贸易战打响第一枪”。
……
我应没转发过一篇有关的文章,当然对这么一个国际大事件不关注不符合我的标题栏目“狗年马视微天下”的“微天下”性格精神,只是觉得“美中贸易战”文章中的“宏观战略”当然轮不到我们吃瓜群众去操心,这里只说一下生活中实际看到的,并从“进口贸易”的角度去解读。
……
话题回到超市的“美式培根”(240克装)卖人民币29.8元(相当每斤为62.08元),如中美贸易战后中国开始增收25%的进口关税,价格肯定会比现在的价格更贵,除非中国不进口美猪或在超市里你不买美猪产品。
否则,比原来价格高出的价格部分也是由消费者买单。
……
大凡大事件都与自身无关,大凡倒霉事都与自身有关,试各举两例:
“中美贸易战”开战了!大事件!与你有关吗?无关。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了!倒霉事!与你有关吗?有关。
购买“美债”达1万亿美元了!大事件!与你有关吗?无关。
美国签证官把每个申请美国签证的人都假定有“移民倾向”了!倒霉事!与你有关吗?有关。
你看看……。
(马鸿斌撰)
全文请见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F4r-nQUcRKdaEEkmPt-EQA
马鸿斌:从“美猪”说到“美债”——也谈“中美贸易战”
【狗年马视微天下——三月三篇(之一):歌舞剧《刘三姐》主题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018年4月18日,芈原是广西“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三姐,是广西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传说记载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她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刘三姐”的美誉。
每年广西“壮族三月三”还作为节日,也用以纪念刘三姐。
据资料:
1959年7月,柳州市《刘三姐》创作组创作了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该剧“曲二”的曲谱就是《山歌好比春江水》曲谱的前身。其中一次所配的歌词是:“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似红河水,哪怕滩险湾又多”,这正是《山歌好比春江水》歌词的前身。
1960年4月,广西举办《刘三姐》大会演期间,广西文化局组织有关专家以彩调剧《刘三姐》为基础,博采众长,改编成歌舞剧(亦称民间歌舞剧)《刘三姐》。歌舞剧《刘三姐》对彩调剧《刘三姐》“曲二”的曲谱以及上述歌词进行了改编,主要是将原歌词“山歌好似红河水”改为“山歌好比春江水”,以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固定下来,至今几十年保持不变。

以歌舞剧《刘三姐》主题曲《山歌好比春江水》也是人人会唱的山歌特别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以纪念: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
(马鸿斌撰并书法创作于丙申年2016年4月“壮族三月三”)
广西“壮族三月三”关联阅读:
【狗年马视微天下——文化篇:广西百色田东芒果、横山寨和旧石器文化之旅】
那件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带回到南宁家中一看,很像田东出产的半只大“芒果”。

最后给这件年代为距今约为80.3万年前的“砍砸旧石器”特别选定了一个具有个性化的名称——“马氏芒果石器”。
什么东西可以永恒?假如一个人的生命大约80多岁的话,80.3万年对于80多年来说,就是永远、永恒!
我曾经说过一段话:“在世界上和宇宙中,能够找到的惟一具有永恒和独一无二特性的东西,只有石和赏石”。
这件“马氏芒果石器”穿越80万年的时空,见证了宇宙、地球的变迁和人类进化的漫长岁月,在远古荒蛮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中呈现出永恒的魅力和光芒,但愿这件80.3万年前的“马氏芒果石器”能象征着我们思想和精神的永恒!
全文请见公众号:
http://mp.weixin.qq.com/s/ss5-wkYh-zTwmGhWzJwweg
广西百色田东芒果、横山寨和旧石器文化之旅
(马鸿斌撰)
【狗年马视微天下——文化篇:寻根敢壮山 心祭布洛陀——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布洛陀壮族文化之旅】
广西百色市田阳县百育镇六联村那贯屯的“敢壮山”布洛陀歌圩来源于祭拜布洛陀。
据史书记载,歌圩形成于隋唐之前。
传说布洛陀与姆六甲同住一处岩洞即姆娘岩繁衍人类,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布洛陀的生日,住在各地的儿孙们都回来朝拜。朝拜活动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前来朝拜的子孙后代都要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敢壮山歌圩。


器名:《云龙纹大玉铲》
发现地:广西南宁邕江流域上游——右江流域段的江河中。
年代:新石器时代(距今约4000多年,近5000年)。
标准器型:“对称弧线双肩有颈(短柄)锯齿弧口短袖束腰大玉铲”,
尺寸(长×宽×厚):48.5×26×2.7㎝。
质地:硅玉质,坚硬细密。
色泽:双面均是淡翠色。
用途:布洛陀时代的布洛陀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行政、军事首领和宗教领袖权力的象征和祭祀用的神器。
全文请见公众号:
http://mp.weixin.qq.com/s/3lDxWkfDOdUFFZx9ajGvng
寻根敢壮山 心祭布洛陀——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布洛陀壮族文化之旅
(马鸿斌撰)
(作者声明:文章、书法、绘画和摄影作品著作权所有,抄袭、假冒和侵权必追究法律责任。)
“邕江象派”学术艺术流派
“邕江象派”标志的含义

“邕江象派”宗旨和目的:创立、培育和打造视觉文化艺术的学术、艺术流派,挖掘和弘扬文化艺术内涵,传承邕江文化艺术的基因,保存文化艺术瑰宝,繁荣文艺创作,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交流与合作,创建“在价值观念、形式、内容和媒介等方面具有变革创新精神”并集学术理论研究、书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创作、石文化研究与收藏、工艺美术、文化艺术创意及设计等功能于一体的学术、艺术流派——“邕江象派”。
“邕江象派”主张:“邕江出象派,革新传文明”。
标志的造型与构图含义:红色图形是以出自广西南宁市邕江古象化石的天然形状作为图形,代表“邕江”和“象”。将中文“邕江象派”(书法体)和英文(邕江象派)YONGJIANG ELEPHANT GROUP设计在邕江古象化石的红色图形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念的精髓,标志整体造型体现了“邕江象派”的“邕江出象派,革新传文明”的主张。
“邕江象派”创始人:马鸿斌
创派时间:2009年1月23日
“印象广西”品牌
《印象广西》品牌系列民族工艺品是最具广西历史文化内涵的品牌系列民族工艺品、旅游商品、珍藏品、纪念品和文化礼品,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与珍藏价值。

《印象广西》品牌图案含义:广西悠久灿烂的广西历史文化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遗产。广西处于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汉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族生态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印象广西》品牌纪念品让世界了解广西是美丽的广西、魅力的广西、活力的广西、开放的广西、文化的广西、和谐的广西和充满希望的广西。
《印象广西》正面图案:融合广西的山水文化及旅游文化、象文化、壮锦文化、绣球文化、歌圩(山歌、民歌)文化及刘三姐文化、合浦珍珠——南珠文化及海洋文化、中国—东盟(10+1)、“八桂广西”和壮文的文化基因、精髓和元素。
《印象广西》背面图案:融合了广西的铜鼓文化、石器文化、奇石(赏石)文化及顶蛳山文化、稻作(那)文化、大石铲文化、陶器文化、龙母文化、布洛陀文化及鸟神图腾和崇拜文化和岩画文化的文化基因、精髓和元素。
《印象广西》背面铜鼓鼓面中心12道太阳芒光放射,象征着世居广西的12个主要民族(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团结和睦,幸福和谐,安居乐业,圆圆满满。也象征从1958年起,每年的12月11日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纪念日。
《印象广西》品牌创始人和总设计:马鸿斌
《印象广西》品牌创立时间:2006年8月。
《“改变世界影响中国”人物素描榜》

我的青少年时代的梦想实现了!
2015年—至2018年2月16日春节, 我的青少年时代的梦想实现了!创作了囊括了古今中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几乎所有领域的世界和中国最有影响力、最著名的人物的《“改变世界 影响中国”人物素描榜》已创作完成452人(截止至马斯克),最后完成后达到或超过500人。






艺术生活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创意与不断的平凡中不断地寻找非凡!
正如我曾经说过的这样:
“人类应该仰望星空,感悟宇宙的浩瀚。
浩如烟海,灿若星辰,我们自己在哪里?
我常常仰望星空,让宇宙最光芒耀眼之星映入我的素描榜!也照亮我们的人生!”
(作者声明:文章、书法、绘画、设计和摄影作品著作权所有,抄袭、假冒和侵权必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订购欢迎联系
马鸿斌著《抽象世界赏石中国——马鸿斌中国抽象绘画和书法展暨抽象艺术文集》
供稿:邕江象派


由赏石家、中国抽象艺术家、书法家马鸿斌著《纪念“中国抽象艺术最重要的历史象征”、“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先声”和“中国现代抽象艺术”的起源——“决澜社”在上海诞生80周年;抽象世界赏石中国——马鸿斌中国抽象绘画和书法展暨抽象艺术文集》于2011年9月由中国国际人文出版社出版。
为纪念“中国抽象艺术最重要的历史象征”、“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先声”和“中国现代抽象艺术”的起源——“决澜社”在上海诞生80周年,2011年9月23日至9月27日,《抽象世界赏石中国——马鸿斌中国抽象绘画和书法展》、《抽象中国与世界——2011年首届中国当代抽象艺术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并同时举行《抽象世界赏石中国——马鸿斌中国抽象绘画和书法展暨抽象艺术文集》首发式。
《抽象世界赏石中国——马鸿斌中国抽象绘画和书法展暨抽象艺术文集》设计和印刷精美,内容编排独特别致,采用全新理念的“双头书”的格式(即封面和封底从哪一面看都是正装顺序)。全书内容注重文献性、学术性、理论性、艺术性、史料性、知识性及实用性,采用简约精美的装订,不追求过度华丽和成本过高的精装订。尺寸:210×285 mm,共计272页,37.3万字。其中彩色页码32页,收录本次31幅抽象绘画作品和9幅书法作品的彩色作品图片,黑白页码240页,文集附录内容包括《炼石补天马鸿斌》(2006年1月—2010年12月)
在“决澜社”于上海诞生80周年纪念日举办这次展览,对举办者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举办本次展览,缅怀中国现代艺术先驱们开创的艺术史,弘扬“决澜社”精神——“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推动中国赏石界与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界和中国当代艺术界等领域的跨界学术研究、合作和交流,不仅符合“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精神和上海“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而且创新、变革我们固有基因和血脉的“抽象艺术”,并以“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又称“中国当代新抽象”,即以“新抽象艺术”为本质的“中国式抽象”或“中国抽象”)崛起态势走向并融入更加具有艺术史意义的“当代艺术”,为推动建立“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和“中国抽象”艺术体系,在中国当代艺术史和世界当代艺术史中占有应有而重要的位置而共同努力,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抽象的世界,从宏观宇宙到微观世界,从看得见的物质世界到看不见的观念意识,抽象无处不在,抽象艺术正逐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并更具有品质!
《炼石补天马鸿斌》(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作为《马鸿斌中国抽象绘画和书法展暨抽象艺术文集》的附录也同时出版。
编辑出版《炼石补天马鸿斌》(2006年1月—2010年12月),是继出版《天地石心马鸿斌》(1984年5月—2000年12月)和《石海泛舟马鸿斌》(2001年1月—2005年12月)后的马鸿斌又一本个人赏石及文化艺术人生的总结性宣传册,也是马鸿斌人生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过五年就编辑出版一本,下一本总结2011年1月—2015年12月马鸿斌人生的宣传册预计于2016年1月出版。
抽象世界赏石中国
马鸿斌中国抽象绘画和书法展暨抽象艺术文集
目录
封面书法题写:马鸿斌
“决澜社”成员阳太阳先生为马鸿斌先生题赠书法…………………………………………(封二)
扉页(中英文)………………………………………………………………………………………(1、3)
自序:“中国当代抽象艺术”正以崛起的态势走向并融入更加具有艺术史意义的“当代艺术”….……(4)
第一部分:报道简介(彩色页)
一、马鸿斌与艺术大师刘抗、黄胄和美学大师王朝闻及各国著名抽象艺术家……. ………………(6)
二、主办单位、支持单位同意举办文件……. …….………….…………………….…………………(8)
三、“邕江象派”——中国广西南宁本土视觉文化艺术的学术艺术流派简介………….……………(9)
四、“中国赏石抽象画的开创者”、“中国式抽象绘画艺术家”、“中国石文化艺术家”和
“多领域学术型艺术家”马鸿斌简介…………….…………………. ………………….………….(10)
第二部分:艺术作品(彩色页)
一、马鸿斌中国抽象绘画艺术作品………………………………………………………………………(13)
二、马鸿斌中国书法艺术作品………………………………………………………………………….(24)
第三部分:马鸿斌欧洲文化艺术之旅钢笔速写作品(彩色页)……………………………………….(30)
第四部分:论文文章(黑白页)
一、抽象的上海抽象的中国抽象的世界——纪念“中国抽象艺术最重要的历史象征”、“中国
现代艺术运动的先声”和“中国现代抽象艺术”的起源——“决澜社”在上海诞生80周年
.….….….….….….….….….….….….….….….….….….….….….….….….….….….….….…马鸿斌(1)
二、“艺术”、“古典(传统)艺术”、“近代艺术”、“现代艺术”、“抽象艺术”、“前卫艺术”和
“当代艺术”综论——兼论“赏石艺术”、“中国赏石抽象艺术”和“邕江象派”的概念、
分类、定位和历史意义…………………………………………………….…………………马鸿斌(13)
三、怀念“决澜社”成员、“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人民艺术家”、现代广西本土艺术
流派的开拓者和缔造者——阳太阳.….……………….…. …………………………………马鸿斌(58)
四、“中国赏石艺术”与“中国当代赏石抽象艺术”比较研究——兼论以太湖石为例,
“中国赏石艺术”和“中国当代赏石抽象艺术”如何迈向“中国当代艺术”…… ……………马鸿斌(61)
五、论艺术的专业、职业、事业、行业和产业
——兼论衡量艺术家水平及其艺术作品水平的标准和权重评判研究……. ……………马鸿斌(66)
六、广西“原始抽象艺术”和“当代抽象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马鸿斌(70)
七、世界性或国际性当代抽象艺术民间组织成立方式及其架构研究……………………….…….马鸿斌(79)
八、1991年马鸿斌与中国美学大师王朝闻先生的赏石美学对话…………………….…王朝闻、马鸿斌(88)
九、马鸿斌与南京及雨花石的文化艺术情缘……………………….…….….广西南宁象派文化艺术中心(92)
十、观赏石与艺术——关于《论中国赏石的艺术与非艺术》….…….日本佐藤观石翻译:春成溪水(98)
十一、东西方世界“赏石艺术与非艺术”综论.….………….……. .….….….…….….………….马鸿斌(103)
十二、在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
——评介“广西当代抽象艺术的开创者”周氏兄弟及其绘画艺术….….….….….……….马鸿斌(109)
十三、巴黎卢浮宫画展: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完美融合——法国国家美术协会主办
“2009年法国卢浮宫画展”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行.….……..….…广西南宁象派文化艺术中心(111)
十四、东方、西方和南洋之间——画坛先驱刘抗先生访谈录….….….….…….….….………….马鸿斌(115)
十五、回忆20年前的1991年拜见“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着杰出创造和重要影响的
艺术大师”——黄胄…….….….….….….….….….….….…. ….….…..….…………………马鸿斌(117)
十六、中国赏石文化学术理论研究的十大内容及面临的五大问题……….….….….………….马鸿斌(120)
十七、1991年马鸿斌致函中国艺术大师吴冠中.………….….….….….….….……………….…马鸿斌(123)
十八、2001年亲历加拿大的当代艺术和抽象艺术…….….….….…….….….……………….…马鸿斌(127)
十九、2006年亲历马来西亚的抽象艺术……….….…. .….….….………….….…………….…马鸿斌(133)
二十、中国当代的艺术界已经进入“三国鼎立”和“三国演义”时代——“中国(当代)
传统艺术”、“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比较分析….….….….……….马鸿斌(136)
二十一、主办单位、支持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简介……….….….….…….……….….….….…(138)
二十二、马鸿斌发表的赏石文化及艺术部分主要论文文章一览表(1990—2011)…….….….….….…(141)
第五部分:《炼石补天马鸿斌》(后半部分P1—P96)……….….….…..….….….….………..….封三、封底
马鸿斌著《走进加拿大》
走进加拿大和感受第一魅力加拿大的必读最佳读物—— 一本关于加拿大社会的纪行式和资料性的书籍
供稿:邕江象派

为什么要选择加拿大?加拿大的历史与概况如何?如何走进加拿大?加拿大社会、经济、文化客观真实的一面是怎么样的?如何办理加拿大的移民和留学?在加拿大申请美国入境签证为什么会被拒签?加拿大华人是如何创业和生存的?他们有什么传奇的故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什么?加拿大华人的后裔为什么称谓“竹升”,他们现在在想什么?为什么寻根来到了加拿大?同性恋为什么在加拿大可以“自豪大游行”?你想欣赏人间天堂的温哥华、加拿大第一魅力的渥太华以及世界最大的尼亚加拉瀑布吗?加拿大史前考古学家和汉学家在从事什么?什么是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加拿大赏石文化的现状如何?东西方赏石文化的差异是什么?你见过加拿大人体表演以及天体海滩吗?加拿大的电影以及艺术现状如何?加拿大的混血儿想的是什么?……这些就是本书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马鸿斌著《走进加拿大》于2012年8月由中国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走进加拿大》是一本走进加拿大和感受第一魅力加拿大的必读最佳读物,一本关于加拿大社会的纪行式和资料性的书籍。
原加拿大总督阿德里安娜·克拉克森(伍冰枝)阁下盼望出版,原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克里田)办公室致最良好祝愿,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为《走进加拿大》题写书名,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博士、加拿大温哥华市议员李松先生等题词祝贺,原加拿大雅石会会长陆伟等为书写序及为书写序和导文。
据悉,该书原计划2004年修订后出版,后因种种原因直至今日才出版。作者把其于2001年在加拿大访问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加拿大社会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写了这本关于加拿大社会纪实式和资料性的新书。该书绝不是简单的随笔杂文,发表一些见闻和感想,它更不是创作的纯文学的小说、散文或者演绎出来的故事。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至今,以“中西融合,中国崛起,民族复兴”为特点,以中国建设、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为标志的第四次出国移民和留学热潮来临,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这个意义上,以11年前的2001年纪行写就的《走进加拿大》也在这第四次出国移民和留学热潮来临的同一背景下出版了,时间并不算遥远。
该书试图以视点独特、题材广泛,事例真实,资料最新、内容翔实的新写法,把现实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起来,对读者特别是即将前往加拿大访问、考察、留学和移民以及居住的读者了解和认识加拿大社会大有益处。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前往加拿大从事商务、考察、访问、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实用资料,而且它会告诉读者作者以一个中国访问者的身份在加拿大时所亲身感受到的真实的社会现象,它既是作者在加拿大的纪行,也是北美社会、加拿大社会生活独特的真实写照。本书约20万字,彩色页码16页,黑白页码208页,图片数十张。
您要感受第一魅力的加拿大吗?您要去加拿大吗?您要认识加拿大吗?《走进加拿大》是您必读的最佳读物。

作者简介:
马鸿斌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家、书法家、赏石家、收藏家;
“邕江象派”(学术艺术流派)创始人暨创派艺术家;
《“改变世界,影响中国”人物素描榜》作者和著作权人,
《印象广西》品牌民族工艺品系列总设计、作者和著作权人。
曾任中国书画赏石艺术家协会创会创会主席、“首届中国·马来西亚国际赏石及书画艺术邀请展”总策划人之一并担任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观赏石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观赏石协会理论研究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加拿大雅石会顾问、广西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等。
第八届世界马氏宗亲恳亲大会执委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广西马氏宗亲联谊会创始人之一、名誉会长、第一届和第二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兼任广西马氏文化中心主任;
广西马氏慈善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之一和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长按二维码,加马鸿斌为好友(马鸿斌私人微信号:ma13387714329)

2、长按二维码,关注“马鸿斌微信自媒体公众号”或在微信添加搜索“马鸿斌”或“mhb13387714329”(马鸿斌公众号)即可找到。
当代艺术、中国书法、中国赏石、“邕江象派”、人物素描榜、《印象广西》、马氏文化等。
马鸿斌手机:13387714329
马鸿斌QQ:815907750
E-mail:8159077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