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7年07月27日
远方的呼唤热点导写-江歌案开庭:直面参差不齐的人性,让思考回归理性-180语文

热点导写|江歌案开庭:直面参差不齐的人性,让思考回归理性-180语文


今日值班小编 | 枫落
就在今天上午,引发极大关注的中国女留学生江歌被杀一案在日本东京开庭审理,庭审将持续至12月18日,并于12月20日宣判。江歌妈妈江秋莲、案发时的室友刘鑫等人悉数到庭。
今天早上,江秋莲在女儿的生前公寓进行祭拜。她说,自己对庭审表示期待,并称希望江歌能放心。
牵动人心的江歌案时隔一年迎来庭审,这个案件并不复杂:犯罪嫌疑人陈世峰是江歌室友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找刘鑫要求复合,被刘鑫拒绝后一路跟随。刘鑫和江歌结伴一起回家。到家后,刘鑫回屋换衣服时,门外的江歌却遇害了。
期间,刘鑫是否锁门不让江歌进屋引发网友争议,这让江歌母亲无法释怀。且刘鑫在案发后一直对江歌母亲避而不见,远方的呼唤直到约300天之后,两人才在开庭之前见过一次宋桂玲。
直击庭审现场
▍首日庭审进展:陈世峰否认部分罪行

犯罪嫌疑人陈世峰
在今天上午的庭审中,被告陈世峰在法庭上否认部分罪行,认为自己是杀人未遂罪,并陈述,作为凶器的水果刀是刘鑫从房间里拿出来递给江歌的,并且迅速关上了房门。陈世峰承认曾恐吓刘鑫鲜于善,威胁刘如果不与其复合便将其裸照公布。
据陈世峰的律师说,江歌用肘部多次按门铃,但是刘鑫都没有给江歌开门地府神职。江歌的死因是失血过多。
日本警方指控陈世峰杀人罪和恐吓罪。陈世峰只承认了恐吓罪。
陈世峰的律师称,当天陈世峰是带着一瓶酒前往江歌住所的,是想和江歌一起聊聊有关刘鑫的事情。

时隔300天左右,江歌母亲终于在审判前见到了刘鑫
在日本警方提供的录音里,清晰地录下了刘鑫说的一句话:“把门锁了,你不要骂了。”
日本警方称,陈世峰学校研究室发现一把水果刀的外壳,但是现在不能确定是否就是凶器的外壳。庭审中,日本检方称,陈世峰是蓄意杀人,因为他带了换洗衣服。陈世峰称,当天下午他本来要洗衣服,还用手机搜索附近的洗衣机。
▍江歌尸检报道

庭审前严成方,江歌母亲在日本召开新闻发布会
在下午的庭审中,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庭上公布了江歌的尸检报告。
据记者消息,法医称,江歌颈部左颈动脉不止被刺一次。总共有11-12个伤口。
最致命的伤口是左总颈动脉,失血如同瀑布,很快会失去意识,无法发声,同一个部位伤口很深,而且被刺了两次。多处伤口被刺后,刀又被拔出,再刺。
在致命伤之前江歌身上已有5-6刀防御伤。据此推测,在遭受致命伤之前,江歌先和陈世峰发生了冲突。
江歌妈妈在庭审中多次出声痛哭,倒在旁边中国友人肩上。在听到江歌被刺11-12次,江母伏在桌上装醒哥,抬不起头痛哭。
陈世峰方面描述,他见到江歌倒地后,很害怕,不想给自己父母带来经济负担,于是选择彻底杀死江歌,向江歌又刺了九刀。陈世峰承认这个时候他是存在杀意。
持续关注须知
▍庭审流程
(12月11日-12月18日)
1、检察官念起诉书。
2、被告人(陈世峰)要不要认罪?
被告人(陈世峰)需要回答:承认,或者不承认
3、开头陈述:检察官根据起诉的内容还原案件。
4、辩护人也可以开头陈述。
5 、检察官展示证据:
1)询问证人、目击者(刘鑫可能出席的环节)
2)书类证据(刘鑫的证言可能出现的环节)
3)物证展示。
4)向被告人(陈世峰)提问。
6、辩论。
1)检察官总结发言、请求处刑(请求陈世峰死刑或其他刑罚)。
2)辩护人辩论。
3)被告人(陈世峰)的最终陈述。
4)辩论终结。
7、判决(12月20日)。
角度新议
从“江歌案”看公共事件评论的姿势
“江歌案”是历年来舆论风暴之典型。
20 年来,在公共批评领域所发生的主要危机有三:话语暴力、舆论反复、社会撕裂。公共言说的非理性之所以日渐规模化和常态化,是因为我们未能确立必要的讨论前提。
公共批评大部分的危机来自:事实不清;主题不明;概念不一。
我们必须铭记,比发表意见更重要的是:还原事实。在事实被完整呈现之前,我们所能发表的,大多只是推测,而甚少论证意义。
我们必须铭记,要区分私人言说和公共言说。私人言说贵在真诚,不妨以推测为要,但公共言说则贵在理性,不堪无理据之论。
以上原则,尤其适用于媒体。个人评论与媒体评论的差别,主要在于理性责任不可同日而语迷幻高中。
尽管,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往往模糊了私域和公域,也因此,“出版理性”已殊为难得;但是,有水准的评论,还是宜将发表意见和抒发情感相互分离。
人性是值得批判的,但我们必须铭记,要区分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邪恶。前者是可宽恕的,后者是不可宽恕的。前者是人性中共有的,后者则是病态的变异。
我们还必须铭记赖国传,要区分法律批评与道德批评。尽管它们都有伦理基础,但只有法律才是强制、明晰和唯一的长相依简谱。
道德审判、民意审判、媒体审判是有差别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不可僭越法律。
媒体审判的基本代价是:新闻必然背离专业主义。并且,它往往导致媒体权力不公正地干涉法律权力。
民意审判通常是指来自公众的群体压力。民意值得尊重,但一旦涉及专业认知气喘吁吁造句,大众比精英更有局限性。不过,民意审判的更大危机其实在于:民意时常会被错误地代表、操控和统计。
道德审判会发生在任何社会领域。当公众无法指涉事实、知识、权力时,一切公共表达的激情,都只能汇集在道德领域。
道德审判并非一无是处,其有价值的一面是:社会通过道德审判来强化道德共识,以防范下一次社会危机和道德悲剧;同时,道德审判有利于凝聚文化共同体。但它的危险一面在于:它很容易让共同体误认为道德审判代表民间法律。
基于自身的大众性,道德审判有着自己的先天弱点:强复杂为简单,强知识为常识,强不知以为知杨巧宁,强理性为情感,强专业为业余。
未经训练的批评者,往往对复杂事物做简单判断七小福再出击,这也是一种基本人性。舆论的众数,往往更倾向于要求:对象标签化、人物脸谱化、故事戏剧化。但这些要求大多并非实在,也并不理性。
每个人都可能犯的三个认识错误是:过早判断事实,以情感选择站边,降谷零在争论中自我强化。
为什么会有那么坏的事、会有那么恶的人?回答这一类的因果疑问,在分析时都可以使用以下“种植模式”:其一是基因(生物基因、文化基因等),其二是环境(教养环境、社会环境等),其三是概率(时机、地点、突发原因等)。这些因素,通常结为一体,直至难以分离。评论分析之难,难在厘清它们的比例朱雅琼。
一个理性的公共言说,首先应自我反省评论的目的:是推究事实还是鼓吹建议?是理性思考还是感性宣泄?特别重要的是——是襄助公益还是贩卖私利?一切有价值的批评者,其核心能力都来自于自我批评。(陈卓)
写在最后
江歌案从被爆出之后就引起广泛的讨论,更在国内掀起舆论巨浪卡那瓦罗。今天,这件案子在日本开始审理,12月20日就将有一个结果和定论。在这件案子中,不管是人性、责任,道德、本能,还是网络暴力、群体性惩罚,其中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所以今天蛇妖斗,枫落君主要向大家展示客观审判的进展。
兼听则明。陈世峰的证词终究只是一面之词,所有定论、讨论,必须在整个案件结束之后才能得出。这个悲剧令我们难过,但情绪不应走在理智之前。我们希望大家关注这个案件的进展,积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