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8年11月16日
苹果海马助手下载日出“江华”红胜火——读《河南思客》签约作家范江华文章有感【荐读】-陈新峡-河南思客

日出“江华”红胜火——读《河南思客》签约作家范江华文章有感【荐读】|陈新峡-河南思客
那是今年初,偶尔在自媒体《河南思客》上,看到了范江华的一些文章,令人惊讶——她的每篇文章几乎都被冠以“荐读荐转”或“荐读”的标志。要知道,《河南思客》在文章选用上,一点也不比那些传统正规大报大刊宽松容易,而这种标志是该平台给予作者好文章的最高待遇。静心细读,江华的文章被“荐读荐转”名副其实。近年,在宋词的“喂养”下,她的文章有了绮丽古风,且掩饰不住一种风情,怨不得能圈粉无数,好评如潮。
认识江华已多年。那是2012年吧,我在编一本名为《点击率》的DM杂志。一次,渑池县的一个作者张雁群来编辑部,给我捎来了该县两位美女作家的书,一本是马平的《马平抱猫》,另一本就是范江华的《梦回雅宋》。江华的书是对宋词的解读,她以独特的视角,用心去体味和感悟宋词的意蕴与丰饶,细腻感性。封二有作者像,照片上的女子皮肤白得透明,脸上表情有种青涩,眉宇间似隐含着丁香结。总之,像是从宋词里飘逸而出的女子。

从那后,我看了江华的一些散文,且在我编的报刊(我还编着一家报纸的副刊)发过几篇九天雏龙。这些散文有着女性的舒缓和淡雅,篇幅都不长,还稍显稚嫩。这样,直到2015年。那一年初,《三门峡文艺》出渑池专号,上面有江华的小说《白头吟》。说到《白头吟》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在长安以一篇《上林赋》得宠,封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无法忍受,写下了流传至今的《白头吟》和《诀别书》,司马相如读后,想起昔日恩爱,打消了纳妾念头。小说中,江华好像是蘸着唐诗宋词的墨汁,刻画了一位自尊自强杨玉儿,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文笔曲折,苹果海马助手下载韵美意远,令人回味悠长。同年10月,三门峡市文联组织召开渑池籍作家作品研讨会,我初次见到江华。果然,她人如其文,有种宋词的“婉约”甲斗王。会上,谈到江华《白头吟》时艾伦希亚战记,大家赞赏有加。会后,我和江华私下还交流了我对她文章的看法:文笔有宋词意蕴,是优点也是缺点,若能“羽化升仙”就是大美。
期间,我对江华的认知,还有她主持的“华灯初上”。还是2015年春天吧,一次,诗人吴冬发给我一段音频,是渑池人民广播电台推介她的一组诗。音频里,女主持人华之的声音柔和、优美、动听,富有磁性,听着让人顿时能“莫名其妙地沉静下来”,仿佛有“一种感觉从心的四壁缓缓散开”,一任“音乐和文字”在心底汩汩流淌。当我得知华之就是江华后,几次想打电话告诉她我的感动。确实,华之的播音不是简单地咏读,而是有她独到的理解和阐释徐煜程,让你不由自主沉醉在那声腔和意韵里。后来,她也推介了我的几篇散文,从《面湖而坐》,到“心湖里的一点波光”——《桃花雪》,再到“心里有一种关于雪的情结”——《想象一场雪》……她的解读和串联语独出心裁,令人诧异她对文字理解的通透。文友张雁群曾这样赞美华之的节目:“唯美的文字,吐翠流芳/柔和的声线,荡气回肠/空灵的意境,一如天籁……”

细细梳理至尊血帝,江华的文章大概可分为两类。
一类延续了她的《梦回雅宋》,是她对古诗词和历史文化的鲜活解读与开掘。这一类,像《白头吟》《霓裳羽衣曲》《越人歌》《烟花》《寒食帖》等,读此类文章,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宋词的意蕴已浸入作者的气质、性情和追求,一旦她的笔触勾连到历史文化,就仿佛穿越了一般,整个文风都沾惹了宋词的绮丽和典雅,仿佛文笔在蹁跹起舞。
且看她的《霓裳羽衣曲》:“他(唐玄宗)会把头扭向一侧,看杏白的阳光透过宣政殿厚重的木格雕花窗棂,一寸一寸温柔地缠绕上他的手背。那温热,那触感,那缠绵,时而让他想起枕边的女人粉腻酥融的肌肤,每每此时宗顺康,他的唇角就会泛起一丝幽微而隐秘的笑意……当文武百官如潮水般退去,偌大的宣政殿再一次空洞起来,玄宗会把自己陷在华美阔大的皇帝宝座里,看几缕阳光从窗外斜刺刺射进来,以虚幻的明亮切割着大殿幽暗的虚空。
“我常常想象大唐皇帝创作这支曲子的情景,他调动那些音符,就像调拨千军万马,沙场秋点兵;他抚奏那些乐器,就像抚摸环肥燕瘦的女子,寻索来自心灵深处的碰撞和契合。他时而亢奋,时而沉醉,时而冥思,时而停滞。他有时像是在创作乐曲,有时却像是在谱写自己和大唐的命运,那些纠葛和交缠,生死和错落,江河日上和泥沙俱下,那些宏大、隐秘,壮阔、细微,所有已知的现在和未知的将来,都被他谱进曲子。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里,都暗藏着时代的密码,每一段飞扬的旋律里,都是人生的意味深长。
“那是一个怎样寻索,揣摩,拼接,切合,记忆中抽丝剥茧,现实中切磋琢磨的恢宏而琐碎,繁复而精致的庞大程序。就像一个苦心孤诣的孩子,仅从窗外收集的蝉声,就想拼接出整个铺张喧腾的夏天。”
在《越人歌》里,她用故事将“山有木兮木有枝(知)七日复仇,心悦君兮君不知”阐释得温润如玉,鲜活如生。少女怀春时那种纯美、痴迷、悸动、忧伤与无奈,让人从心底忍不住想去疼惜。
还有《烟花》中的苏小小,“凝视着这三个娇俏可人的字眼,我仿佛听到有风从千年前繁华的南齐吹来,从西湖边旖旎的湖光山色中吹来。犹如笙歌喧哗,犹如细雨潇潇,犹如你乘坐的油壁车,绝尘而去,余香袅袅……”
应该说,江华写此类情爱故事最为得心应手。也许,是那些精灵般的女子契合了她身上的某种气韵和情怀;也许,是那些情爱故事蕴含着她的某种追求和理想;也许,是她们的绝世才情和绝代风华打动了她,于是,她就去为她们“梳妆打扮”一番,让她们在这个世上唤起更多知音,留下更多温润记忆。记得作家青青在写《落红记》时,为了追寻萧红当年的人生轨迹和心理路途,曾沿萧红当年漂泊流浪过的十多个城市走访了一遍,“以一个生命叩问另一个生命,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同样,江华在写《霓裳羽衣曲》时,仿佛也已化身唐玄宗和杨玉环,和他们一起歌哭,一起“沉溺和沦陷”。当读到“她穿越千年姗姗走来,她舞姿清绝,音容凄婉,她哀切切地边歌边舞:三郎,如果重回盛唐,我依旧愿为你起舞,愿为你再醉一场”时,我仿佛看到了江华落笔时那眼角滑落的泪珠。
还有一些文章,像《杨花辞》《一日不见》《长安大道霜日晴》等,虽然写的是现在,但我们依然能从中窥探到古诗词和历史文化的痕迹。在《杨花辞》中,她写道:“一样四月的盛开,于花,是生命里隆重的盛宴;于杨花,却是支离破碎的一场轮回。‘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车恩俊,遗踪何在,一池萍碎。’一场阴霾,竟是葬花的天气;终是飘零幽丽塔,不如忘记那场草长莺飞的相许,忘记那不胜盈盈一握的靠近,让我,以一朵杨花的姿势,开落这个季节微笑的容颜。”在《长安大道霜日晴》中,我们能感到,那铺排开的文词里依然生长着唐宋情结:“有时我也在想,前世的前世,我是否曾在人流如织的古长安城,和某个人擦肩而过,不经意地回眸,却在眼波流转间留下一段情缘。抑或是在明月如水的夜晚,听到长安城里清绝的琴音,缠绵于夜夜难眠的梦里,于是一路追寻到此生。”就像作者写的那样,“即使到了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一幅画上,触摸到一个朝代无意散落的余烬的滚烫”。而我们从江华的文章中,能感受到唐诗宋词浸染在她身上的气韵与风华。

另一类文章,则是她的童年故事和往事记忆。像《老家的冬天》《笔墨里的新年》《春天的念想》《依稀梦里槐花香》《菠菜的味道》《野有蔓草》《此去经年》《青红》……通过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她给我们娓娓道来的是“那个年代”。这一类写作,虽然亦能看到宋词的气韵和影响,但它让江华的文风渐渐开阔,让她艺术创作的抒情内涵从相思离别这类相对狭小的情感圈子走了出来,进而体悟世事人生,步入生命本体的多维情感空间。
且看她笔下的冬天,“率先打破乡村宁静的,一定是谁家无所事事的大公鸡,悠闲踱步时,忽然仰脖打鸣,高吭嘹亮。接着谁家的猪也开始打着哼哼,长嘴从圈门里伸出来,等待主人喂食。然后是狗们,不知从哪个胡同三三两两跑出来,边跑边咬,叫声短促。谁家院子里传来孩子隐隐的哭闹声,间或有大人们清亮的笑声和嘈杂的人声。炊烟袅袅升起来了,井台上水桶的叮当声络绎不绝,饭菜的香味慢慢飘出来了,有妇人洪亮的嗓音隔墙响起:拴才——回来吃饭……”
“如果赶在年下下一场大雪,那雪亦是活泼的,妩媚的。它把小窗映得窗明几净,把树木雕琢得玉树琼枝,把村庄妆扮得焕然一新,把人们的欢笑声传得空旷辽远惊无命,又席天幕地做了鞭炮绝佳的表演背景。皑皑白雪上,那点点碎红纸屑,在新年簇新清冽的风里轻轻翻动,喜庆得醒目,美得惊心动魄重林巨蜥。”
语言纯朴、鲜活,且多有妙笔。看她笔下的槐花。
“如果赶上一点小雨,那花香会被雨丝绵绵催化,趁着夜色悄悄酝酿,然后在每一个晨曦微露的黎明发酵成醉人的美酒,和着清晨乳白色的薄雾,润在小村的地平线上,让小村人在推门而出的第一口呼吸里,深深地沉醉。
“五月间,布谷鸟的叫声幽冥深长,带着某些暧昧不明的意味,而花香又让人昏昏欲醉。于时,许多蠢蠢欲动的情愫悄然萌发了,怀春的少女坐在槐花漠漠如飞雪的院子里想着心事,乌黑的发际披拂几粒洁白的槐花。钟情的男子趁着夜色,偷偷趴到姑娘的窗台下,笨嘴笨舌地学布谷鸟叫。小村的夜,月色撩人,月光下的约会忐忑又甜美。”
我惊叹于作者对山村的描摹,就仿佛一夜间醒来,她的感官长满触角,四处伸展。
童年生活对一个人的影响最为深远,就仿佛乡愁,挥之不去。源于此,作者对乡村,对奶奶的情感最为深切。在《春天的念想》里,她写奶奶:“在这个尚带寒意的春天里,奶奶走了。可世界还是这个世界,该来的来着,该去的去着,生生不息苟三权,蓬蓬勃勃。是啊,这个世界上,有些悲伤只属于自己。我知道自己心里缺的一个小角会慢慢长平,可父亲眼里的空洞呢?那些无可替代的疼痛,那些无法掩藏的伤痕,终是他不愿再看到的春天啊!那里鸟语花香,那里丽日和风,那里花开千千重,却遍寻不见,老母亲的身影。”在《此去经年》里,她写阿青哥,那种情怀是那么纯粹,又是那么难忘,竟能涉过迢迢岁月,以至于作者发出慨叹“故乡呵,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究竟何其广袤,容纳时间,容纳身躯,容纳不幸和苦难,容纳爱和忧伤,最后还要容纳生和死。”

近年,江华的文章不断在《河南日报》《洛神》等报刊发表李梅火攻,有的文章还被《散文选刊》等报刊转载,进步显而易见。我们且看看一些网友、微友对她的评价。“花间一壶酒”说:“望穿秋水,洞察千年,凝固的文字,逝去的人物,在一个懂他的女子面前,忽然鲜活起来。”微友孤鸿(树云)说:“读江华的文章如同雨中登泰山,远观巍峨朦胧气势雄伟,一旦投其怀抱移步换景气象万千,清泉流溪飞瀑不期而遇,令人咋舌惊叹叫绝!一叶一神,一花一韵,一木一景,一石一情。景出人之料,情出人之情。文辞悦人之目,情韵润人之心,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夭桃”的留言更是直接:“文字和声音都是一剂美的毒药,我已中毒。”
是的,我已中毒刘五四。写到这里,我的脑际忽然涌出白居易的两句诗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张浩锋江花似锦霞燃烧,江水如绿茵铺展,而江华的文风正在日渐形成,一旦在题材拓展等方面有所跨越,一派胜景将跃然眼前。范江华的相关文章
●惆怅如客【荐读荐转】
●牡丹四帖【荐读荐转】
●艳遇桃花【荐读荐转】
●烟花【荐读荐转】
●寒食帖【荐读荐转】
●青红【荐读荐转】
●《汉乐府》里的烟火人间【荐读荐转】
●霓裳羽衣曲【荐读荐转】
●此去经年【荐读荐转】
●一日不见【荐读】
●春深不知处【荐读荐转】
●越人歌【荐读荐转】
●杨花辞【荐读】
●长安大道霜日晴【荐读】
●春天的念想【荐读】
●野有蔓草【荐读】
●菠菜的味道【荐读】
●笔墨里的新年【荐读荐转】
●依稀梦里槐花香【荐读荐转】
●老家的冬天【荐读荐转】
●阳关三叠
●涧河流殇【荐读荐转】
本篇审稿 陈旭 星子 组版 王睿鹏

作者简介
陈新峡,男,60年代生人,现供职于三门峡市陕州区文联。河南省作协会员。著有小说集《存在与流逝》,散文集《面湖而坐》获2011年三门峡市“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现居河南三门峡市。

本文作者陈新峡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微信/客户端:河南思客
投稿邮箱:2560410387@qq.com
河南思客2018年编委会
编委 陈 旭 王银玲 庄凤娟 
 王立国 李智信 张红阳
 胡建武
总 策 划 吕佩义
统筹 杨海燕

陈新峡的相关文章
●皇城相府:一个人的历史与繁华【荐读】
●文学青年李云【荐读】
●和一只狗的关系【荐读】
●邂逅茅盾